2010年9月23日

#特別推薦# 村上隆X凡爾賽宮

因為工作關係每天要閱讀大量報紙,最近看到令我振奮的大篇幅報導-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凡爾賽宮(Palais et parc de Versailles)辦大型回顧展。

照片摘自官方網站

其實我對村上隆不是很熟悉,不過光看圖中他那色彩繽紛、稀奇古怪的作品與凡爾賽宮的古典藝術形成強烈對比,讓我覺得很有趣。

村上隆被稱為「日本的安迪華荷」(Andy Warhol,著名普普藝術家),曾經受邀為法國經典品牌LV設計;這次讓他的普普藝術登上凡爾賽宮可說是他的另一個里程碑。

而凡爾賽宮是法國最強盛時期路易十四的王宮,內部富麗堂皇,所有畫作、雕花、吊燈等都是上等之作,至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已經有上萬人聯名反對此展覽;但館方認為批評者眷戀王權時代,敵視現代化。策展人Laurent Le Bon則希望大家換個角度,把凡爾賽宮當作現代建築去欣賞。

個人覺得把它當成現代建築去欣賞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仔細感受一下古典及現代的衝擊之下所擦出的火花。只要展覽沒有對凡爾賽宮本身造成迫害,為甚麼我們就不能放開心胸讓它嘗試另一種不同的詮釋方式呢?(又不是叫你一定要接納它)

展覽從2010年9月14日開始直到2010年12月12日,總共22件村上隆作品在凡爾賽宮內的15個廳堂及花園展出。有機會在這期間去參觀的朋友們記得跟大家分享心得唷~

展覽詳情請看 Murakami Versailles



* 好想再去一次凡爾賽宮!

2010年9月13日

義大利IT> 威尼斯Venice

在威尼斯(Venezia),你不用擔心自己會迷路,因為: 
一 定 會 迷 路!

威尼斯傳統服飾

無論手上的地圖再仔細,你還是一樣無法辨認或記下所有的道路,因為威尼斯由個118島組成,共有150條運河及400多座橋樑組成,路都錯綜複雜,非當地人真的很難可以記熟所有路線。不過每段路都會有牌子指向Grand Canal及St. Marco兩個重要的廣場,最好找附近的Hotel,再記得怎麼從這兩大廣場到住宿的Hotel就不怕露宿街頭了。

除了走路之外,也可以選擇水上的士(Water Taxi)代步,只不過這著名的水都的交通費可不便宜就是了。

水上的士站


專載遊客的貢多拉(Gondola),又稱鳳尾船,一艘大約60-80歐不等,未免要多餓幾餐、也未免被晃啊晃到頭昏,我還是選擇不坐好了。


威尼斯毎年都會舉辦盛大的面具嘉年華(Carnivale),吸引來自全球的遊客前來共襄盛舉。從前,人們會在這一天戴上面具歡樂地走上街頭,面具底下的貧富的藩籬已不在話下了。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變成許多人一生必參加的嘉年華之一了。威尼斯的面具主題多元化,多是手工製作,精緻非常,是到此一遊必買的紀念品。

我也來當個面具客(Masquerade)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是遊客聚集地。遊客們都喜歡在這裡餵鴿子,或是坐在露天餐廳聽音樂,人山人海。廣場的一端不難發現很多遊客在排長龍,準備進入聖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cro)。(入場免費!)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威尼斯必看的景點-聖馬可教堂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特色,土耳其式的圓頂、希臘式的十字形結構,還有拜占庭式的華麗裝飾,如此差異的風格竟然能搭配得如此和諧。教堂內牆上都覆蓋著金箔,金碧輝煌、金光閃閃,因此也被稱為「黃金教堂」。請注意它的一磚一瓦、每根柱子、每幅壁畫都是精心傑作。

聖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cro) 外觀

聖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cro) 內殿

聖馬可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


其他參觀博物館沒什麼驚喜,都是古代的繪畫、雕塑等,一路上都看到毫無知覺、不能分辨了。繞著島到處逛逛,反而輕鬆自如。在聖馬可廣場遊走不難發現嘆息橋;但這包裝後的嘆息橋讓我差點認不出它來了。

嘆息橋(Ponte del Sospiri)是從前犯人被送入死勞前必經的一道橋,所有經過這裡的囚犯都會發出嘆息聲而因此得名。後來,因為《情定日落橋》(ALittleRomance)這電影,又傳說情侶只要在日落時在橋下深吻,就能長長久久。只不過,在如此商業化包裝的嘆息橋下深吻,有比較浪漫嗎?


另一座石造大橋利雅德橋(Ponte di Rialto)是一道購物橋,是威尼斯的象徵之一。


除了到本島,也可以到附近有彩色屋的布拉諾島(Burano)及每年舉辦威尼斯影展的麗都島(Lido)。但是,我只是選擇留在島內,對這威尼斯的老建築及來來往往的貢多拉坐了一個下午。我想所謂的旅行、放空,不過就是如此吧。



*搭乘火車要在終點站Venezia Santa Lucia下車才會進到島內。要省點錢可以在前一站Metres住宿,只要1歐搭巴士就能到島內了。

2010年9月5日

英國> 大家都要休假

這次歐洲之旅在倫敦開始,也在這裡結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剛到倫敦的時候碰巧遇到復活節;要離開的時候遇到勞動節。英國地鐵的規劃可以直達的景點有些因為地鐵或巴士停駛要繞道或轉車,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到達貴寶地的旅客來說,可要費一般功夫才能Figure it out~

當然,我的重點不是抱怨。

在我們這裡,難得假日大家都想要到處溜達外出去參加活動,可想而知人潮之洶湧。在台灣生活的幾年裡,每逢重大日子如跨年、聖誕節,甚至演唱會等,政府都會多加好幾班車以便疏通人群。但是,對於英國人來說,公共交通、旅遊景點假日也要休息,管他誰要去旅遊、去Party了。

對一般英國人來說,休假就等於是家庭日(我沒有說全部),常常可以看到一家大小到公園、海邊、博物館或在屋外乘涼。對於他們來說,家人、朋友都很重要,享受生活才是王道;但對於東方人來說,總是不斷加班、加班再加班,漸漸地生活都被工作占據了。

從以上狀況來看,不難理解為甚麼東方社會的公共設施或旅遊景點每逢假日要加班、加時;而英國的假日就會碰上搭不到車或無法參觀等狀況了。其實應該不單只是英國,很多歐美國家都一樣。

所以,以後擋你在規劃旅遊的時候,請記得查好當地的公共假期及休假的習慣,別讓自己白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