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馬來西亞 Malays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馬來西亞 Malays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26日

馬來西亞MY> 吉打州KDH> 郎卡威Langkawi


朗卡威,又稱浮羅交怡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島嶼,位於西馬北部的吉打州外海,接近泰國的馬六甲海峽上。99個熱帶島嶼組成的朗卡威擁有漂亮的沙灘及海底生物,不少人慕名而來。


Pantai TengahPantai Cenang是兩個比較多遊客聚集的海灘,有很多住宿選擇,早上打開房門就能踩著沙灘、直奔大海的懷抱。這裡除了能曬太陽堆沙堡、游泳,還有刺激的水上活動哦!沙灘後的街道上有許多餐廳、酒吧、商店等等,夜晚也絕對不會無聊。



值得一提的是朗卡威是個免稅天堂,在這裡購物絕對是物超所值。Pantai Cenang附近就能找到一家大型的免稅商店,大家可以盡情在這裡購物,喜好菸酒、香水或巧克力等的朋友可別錯過嘍!免稅商店隔壁有個全馬最大的海底世界,裡面有超過200種不同的海底生物,是個一家大小參觀的好去處。



距離25km外的瓜鎮(Kuah) 朗卡威最大城鎮,也是最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島上主要碼頭。若是你搭乘快艇到朗卡威,一上岸就能看到一隻展翅的老鷹在迎接你,那就是朗卡威最顯著的地標。



你可以到郎卡威西北部乘坐纜車上島上第二高峰Mat Cincang,連綿的山脈蔚藍的天空與海水,讓人心曠神怡。山上另一個賣點就是Langkawi Sky Bridge話說它是全球最高的單體結構支撐的橋梁之一,建於海拔750米的山頭間,全長125米,只有一支鋼架支撐。走上這道橋需要一些些勇氣,因為站在上面恰好颳起大風時,你能輕易地感覺整座橋在搖晃。


來到這種旅遊勝地一定會有很多旅遊配套,當然宣傳單上面的價錢都僅供參考,記得一定要殺價!我們也選擇參加了半日的 IslandHopping,去了包括了孕婦湖Tasik Dayang Buning-朗卡威最大的淡水湖、巨獅島Pulau Singa Besar-餵食老鷹及濕米島Pulau Beras Basah。(詳文於此)


我們也到了一些旅遊景點如瑪蘇麗陵墓Makam Mahsuri、黑沙灘Pasir Hitam、七仙井Seven Wells等等,過了既充實又放鬆的五天。


島上唯一的缺點是島上的食物不怎麼理想,當然或許對於第一次來馬來西亞的外國人來說任何本地食物都是新鮮、特別的;但對我們大馬人來說,真的不太吸引人,或許帶一些泡麵可以派上用場。

一直覺的朗卡威是一個適合一家大小出遊的地方,不止有好山好水,還有不少景點能同時滿足追求刺激感的年輕人及想要長見識兒童或成人,誰也不無聊。


2013年3月14日

馬來西亞 MY> 麻坡 MUAR> 小小咖啡館 Little Cafe


小小的美好空間
Little Cafe



與其說她喜好咖啡、書籍,倒不如說她喜愛咖啡館得氛圍。經常一個人去旅行的小小說逛咖啡館是最文靜的一種旅行方式,而且她相信咖啡館內總會有許多美好的人事物發生,所以特別喜歡待在咖啡館裡。於是,她自己就創造了這麼一個美好的空間。


兄妹聯手 打造美好空間

一間高腳小木屋搭著昏黃的燈光,再加上一些有趣的設計、美味的餐飲讓它成為麻坡的高人氣咖啡館。小小咖啡館(Little Café) 就是這麼一個美好的空間,舒適、溫馨,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小小咖啡館是張家兩兄妹聯合開的,哥哥經營出口貿易,長期居住在吉隆坡;妹妹則是主要的經營者,打點店內大小事務。從國外回來的妹妹在哥哥的大力推動下,決定開辦小小咖啡館。久而久之,「小小」成了這位身材嬌小的老闆娘的外號。

一開始看中的店面被捷足先登,失意的兩人在附近亂晃時無意間發現附近的高腳小木屋招租。原本的主人是一位退休校長,因為要舉家遷至吉隆坡而將這間高腳小木屋出租,兄妹倆二話不說就馬上租下來了。地點絕佳的特色高腳屋成了小小咖啡館的優勢,再加上兩兄妹的巧思裝飾,小小咖啡館成為麻坡獨具特色的咖啡館。

店內的家具多來自哥哥的公司。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到世界各地出差的哥哥看到合適的物品就會帶回來擺放在店裡。而喜歡閱讀、旅行的小小則將自己收集的一些海報、明信片、書籤、票根等等貼成一面牆。這種不花錢又可以表現個人風格的作法,正是小小的設計理念。此外,媽媽珍藏多年的歌簿、前屋主留下的書籍也成了最佳點綴;一些親朋戚友更會主動將家裡或出遊時買的復古小玩意兒送過來,為小小咖啡館加分不少。


小小麻坡 人情味四溢

「朋友的父母看我們開了這間店,說這個很適合擺在這,然後就給我們送來了。」我們說著的是一台復古留聲機。麻坡就是一個人情味這麼重的地方,小小咖啡館因為這人情味,無形中變得豐富、有趣。

正在念美術班的堂妹趁著去年年底的學校假期,為小小咖啡館完成了兩幅畫,都是小小喜愛的充滿革命性色彩的圖畫。而出差到麻坡的設計師也因為喜歡這裡的環境,在黑板上貢獻了他的創意與才華,並為小小設計即將推出的新菜單。「這是我用兩箱啤酒換來的。」小小從儲藏室內拿出新菜單,開玩笑地說。小小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隨性、樂於接受新意的她讓小小咖啡館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創意空間。創作人發揮所長的同時,也因為他們多元的風格,豐富了整個空間。


為客人的味蕾把關

說到新菜單,小小咖啡館每三個月會換一次菜單,保留客人最愛的餐飲之外,也加入一些新菜色。擅長研發的小小會將一些西式、日式融合馬來西亞人的口味,設計出一道道美味佳餚。常出國的哥哥也會把途中看到的美食與小小分享,給她許多靈感與啟發。

曾在日本學習烘焙的小小深受日式文化的影響,對飲食的選擇與處理一絲不苟。她堅持選用新鮮的食材,就連一杯簡單的檸檬汁也現點現榨,絕對不用濃縮檸檬汁。為了嚴選食材,開店初期小小每周都會開車近兩小時來回馬六甲辦貨,在準備功夫上一點都不馬虎。

小小對人事物觀察細微,盡可能讓上門的客人都能開心、滿足。「客人反映娘惹咖哩汁很好吃,我們就在餐點中加入麵包讓他們沾著吃。」就是這份用心,讓客戶倍感貼心。別具巧思的她也會三不五時變換擺盤,滿足現代人追求新鮮感的習性,讓客人每次上門都能感受到他們微妙的變化。

多元化的素食選擇也是小小的另一個堅持。曾經吃素多年的小小了解素食者在外用餐的辛苦,所以在菜單中準備了素食,讓素食者在三五好友相聚時也能有多種選擇。


人能給的印象才是關建

「咖啡館最重要的元素是人。客人接觸到店裡的任何一個人都會給他們很大的印象。小小不是設計感最好的咖啡館;但是我希望能給客人一種舒服的感覺。所以,我努力訓練我的員工,讓他們多得體一點、多貼心一點。」

掌店的小小曾經在日本、台灣、香港、加拿大唸書及工作,同時也在餐飲業打滾了很多年,她將在國外的體驗轉換成經營模式。日本人對工作的熱誠、台灣人的活力是小小咖啡館店員必需學習的第一堂課。小小經常會督促員工做好客服,讓來到這兒的人都能感覺親切溫暖。

「我很努力地讓我的員工都變成很好的人。」小小的目標就是要把小小咖啡館變成一個美好的空間。


勇於追求 樂於改變

「如果會有下一間小小,那將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風格的咖啡館。」言語中流露出勇於追求、樂於改變的精神。小小的身軀有著強烈的正能量,好奇地問她當現實與理想出現拉扯時怎麼辦?「逃不過現實就逃到書裡去吧!」確實不是任何事都能從書中獲得答案;但是,小小能從閱讀中得到慰藉,擁有繼續前進的力量。

成功並非偶然。如果小小沒有單純地想要成就一個美好的空間,也就不會有如此用心地經營。金錢的滿足永遠比不上精神的富足,而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後記:
在那簡單、質樸的環境中,人們起不了太複雜的念頭。麻坡很少工作狂,上班族拿著筆記型電腦在小小咖啡館趕報告的情況並不常見;在這裡更常見的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夢想、聊未來。小小咖啡館的設計感雖然不是最好的;但兩兄妹的認真與堅持,讓一間過時、老舊的高腳小木屋重獲新生。走進小小咖啡館,你就能輕易地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小小咖啡館Little Cafe
地址: NO32-1, Jalan Othman, 84000, Muar, Johor.
電話: 06-9543 688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星期一公休)
  下午3點至凌晨12





本文刊登於漂亮家居(馬新版)2013年2月號

2011年12月26日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 Sasaran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游魂從網路上看到沙沙蘭國際藝術節(Sasaran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的消息,上周末我們就驅車前往沙沙蘭這漁村來看看它有什麼搞頭。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用該村的國際藝術家黃美提倡,在全村人的幫助之下舉辦的。共有50位來自17個國家的藝術家到沙沙蘭來小住,並在此創作。來自蒙古、日本、俄羅斯、美國、丹麥、印度、意大利、中國、越南、泰國、大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台灣等地的藝術家相信在村內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將會為他們的創作帶來些不一樣的靈感。

以下是戶外裝置藝術:
這個讚!
飛天屋

更讓人感動的是43名籌委當中只有2個半是藝術家,其他人或許是老師、商人,或許是漁民、司機,或許他們對於藝術是‘有看沒有懂’;但卻也盡心盡力地為籌畫沙沙蘭國際藝術節出一份力,難能可貴。


這個藝術節共有3個展區,其中2個是戶外裝置藝術;而最大的展區則在村內的華小,這裡當然也是藝術家的創作集中營。在參訪的過程中看到不少村民到來參觀,從他們的對話中聽見「你看得懂它就不叫藝術」之類的話。老實說有些藝術品我也看不太懂;但我覺得藝術有趣的地方就是藝術家的詮釋與你的解讀可以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與'人'對話
可愛的邱比特
黑黑的是木炭喔~ 你看得出它想表達甚麼嗎?

禮堂的畫作用鷹架架起,特別吧~
個人蠻喜歡右邊畫作的風格

蠻有幽默感的作品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確實讓更多人認識沙沙蘭這個漁村,成功提倡藝術之外,更棒的地方是能讓小朋友從小培養起對藝術的認知與興趣。畢竟馬來西亞要站上國際舞台,經濟穩健、騰飛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公民意識與文化涵養;而藝術正好就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門課。


村民的傑作

老實說,馬來西亞有很多小鎮風光與文化都值得去發掘,若有更多此類型的活動出現能讓馬來西亞的藝術風氣盛行,也能激發人民的藝術細胞。當然,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是一定要的啦!游魂與我都深信麻坡一定也可以辦類似的藝術活動。恩,這個可以從長計議

若你看到這篇文章時還來得及的話就過去看看唄~ 你會意外發現,原來藝術也能這麼搞。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
2011128 - 26
9 a.m. – 7 p.m.
沙沙蘭中華過敏型華文小學
sasaranart.gomalaysia.com.my/home
圖片摘自沙沙蘭

2011年12月25日

聖誕夜 巴士驚魂

為了免去一個人塞車的勞累,聖誕節前夕我選擇搭巴士返鄉。

馬來西亞的巴士系統漸漸在改善;但是身邊很多朋友都告訴我他們不信任網路購票這件事情,我也在懶得網購的情況下到Terminal Bersepadu Selatan去當場買票。TBS的購票櫃台很‘可愛’,它代理一部分的巴士公司車票;另一部分你就得到個別的巴士公司櫃台購票。這就是說,如果你要前往A地,你可能要到好幾個不同的櫃台詢問才知道哪家還有位子、哪家最快開車。

另外,雖說現在賣票已經電腦化;但是在各大巴士站你還是可以看到一些人拿著票本喊著「KLKLKLKLKL」或者其他目的地(這真的很煩)。好奇他們的手寫票根與櫃檯電腦票根的座位如何劃分?答案是:那些座位僅供參考,根本沒有人會去跟隨,一切採取先到先選位子的不成文規定。

買了車票才發現吉隆坡到麻坡的車票已經漲價到單程RM16了,我真的太久沒有搭巴士了。上了巴士的兩個小時,其實心裡非常不安,真的有點後悔要搭巴士的決定
來說說我回程的經歷吧~

下午2點搭乘M***** S***從麻坡回吉隆坡,巴士司機不單只準時;還提早開車!(Well可能是我的手錶時間比較慢,司機是準時的。)大約150分有兩位印度同胞跟司機說要下車去買食物被他念了一頓,大意就是說「人家要開車了你才要去買,快去快回」之類的。大約155分,巴士司機向售票櫃檯比了個手勢就開車了。才要轉出車站有位看起來像是中國人的旅客拿著票根在門邊揮手,巴士司機竟然大罵他說「這麼遲~你自己去問櫃台啦,我只是個司機!」然後就揚長而去,還一邊嚷嚷自己沒有錯。

巴士一路從新山、笨珍、峇株巴辖、麻坡載客到吉隆坡,中途上上下下的旅客那麼多,巴士司機或員工根本沒有點算人數、也沒有計票,當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樣的售票策略到底是為了旅客好還是為了業者好呢? 

開車之後我才赫然發現,巴士沒有冷氣!司機說冷氣壞了,便把車門打開。哈嘍~沒有冷氣還照樣開車的長途巴士算什麼服務啊?再說,這是要在高速公路‘飛馳’的巴士,居然可以把門開著。別說是旅客可能不小心失足跌出去;就連個行李、包包掉到外面都會危害到其他車輛吧!
有圖有真相
服務差也就算了,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平時在高速公路上看見‘飛馳’的巴士已經覺得很恐怖;先在坐在車上真是膽戰心驚。我不時在注視著巴士的時速,除了塞車的時候,大多數時間時速都超過80公里/小時,而且在過了塞車黑區之後司機一路狂飆,時速120公里/小時。重點是:司機還可以一邊開車一邊嗑瓜子!!!
有圖有真相:嗑瓜子司機
我們的巴士不但可以超越卡車;還能與轎車‘賽跑’

我心底不斷地祈禱,希望我的平安夜可以平安一到BTS我真的是鬆了一大口氣,聖誕夜巴士驚魂終於安定了。曾幾何時,我就像鄰座的小妹妹一樣,期待巴士可以快點到達目的地;後來我只希望它準時開車、不要遲到;現在的我,真的只祈求平安到達就好。

你問我為甚麼不上前去阻止司機的種種行為?是的,我俗辣。我怕我跟司機的爭執後我在那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中會更加危險。你問我為甚麼不打電話去投訴?因為我覺得投訴往往都會石沉大海。所以,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管道發聲。

這就是我親愛的馬來西亞的巴士服務!

2011年2月20日

馬來西亞MY > 佛光山東禪寺FGS Dong Zen Temple

東禪寺位於仁嘉隆镇(Jenjarom),距離吉隆坡大約要一個小時車程。公共交通不足的情況下成為通常是當地人才會去的「景點」,特別是農曆新年期間。

每逢農曆新年期間,東禪寺院內就會有一系列花燈及表演節目等,吸引成千上萬人慕名而來。2011兔年的主題是「巧智慧心」,還有宮心計中劉三好的座右銘:「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大殿內有好多虔誠信徒對著佛祖呢喃,求平安、願順利。好玩的地方是一般寺院都要求到訪者脫鞋方可進入;這裡則直接派發鞋套免去麻煩。


穿起鞋套就覺得腳腳好可愛~

此外,你也可在這進行禪修、抄經。道行不深的我自認無法體悟禪修的意義,路過抄經房,原以為是要抄寫一整篇心經、大悲咒之類而卻步。後來才發現只是描繪兩句名句精華,那就當作是練練書法吧~



肚子餓了院內還有非常多元化的素食讓你選擇,不要以為素食都只是「麵粉」,這裡的素食會讓你大開眼界。

第一次在台灣吃過就讓我好喜歡的素壽司


東禪寺佛光緣美術館所展出的《禪‧畫》是在馬來西亞少見的展覽方式(還是我太少看展?),據當時的義工表示策展人是美術館負責人,讓我有點驚訝。四位台馬藝術家的書畫雕塑在圍著薄紗的展覽空間中各自綻放異彩,其中吳亞鴻的《水滴》利用水面反射及漣漪效果反映人的心境,挺絕妙的。

吳亞鴻《水滴》

入夜,燈都點亮了。

大殿前都點滿了信徒們的祈願;寺院內的花燈也開始閃爍、爭艷。花燈中有來自台灣桃園燈節的作品,題材包括12生肖、海洋世界等;當然也有本地製作,包括大型「地球祈願燈」動態主題燈,還有個兔子穿著三大種族衣裳的One Malaysia花燈,很有趣。

小妹妹真的去打開大门呀~

One Malaysia花燈


東禪寺雖然路途遙遠;但卻能夠吸引很多人到訪。除了有佛教朝聖的意義之外,它還辦了一些書展、花展、文化演出等,開啟了大家對佛教的認識與探索的大門。花燈的吸引力當然不在話下,但其他活動也吸引一些像我一樣的非虔誠教徒也會去嘗試,比如抄經、看展等,雖然似懂非懂;但至少我們都去嘗試了。另一個重點是:免費!而不像有些地方什麼都要錢。

這地方真的有很多值得探索、學習的地方。不單是佛教教義;而是它如何傳播、吸引民眾親近它。


兔年快樂!

願今年就像星雲法師所說的一樣:諸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