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特別推薦 Special Introduc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特別推薦 Special Introduc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4日

馬來西亞 MY> 麻坡 MUAR> 小小咖啡館 Little Cafe


小小的美好空間
Little Cafe



與其說她喜好咖啡、書籍,倒不如說她喜愛咖啡館得氛圍。經常一個人去旅行的小小說逛咖啡館是最文靜的一種旅行方式,而且她相信咖啡館內總會有許多美好的人事物發生,所以特別喜歡待在咖啡館裡。於是,她自己就創造了這麼一個美好的空間。


兄妹聯手 打造美好空間

一間高腳小木屋搭著昏黃的燈光,再加上一些有趣的設計、美味的餐飲讓它成為麻坡的高人氣咖啡館。小小咖啡館(Little Café) 就是這麼一個美好的空間,舒適、溫馨,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小小咖啡館是張家兩兄妹聯合開的,哥哥經營出口貿易,長期居住在吉隆坡;妹妹則是主要的經營者,打點店內大小事務。從國外回來的妹妹在哥哥的大力推動下,決定開辦小小咖啡館。久而久之,「小小」成了這位身材嬌小的老闆娘的外號。

一開始看中的店面被捷足先登,失意的兩人在附近亂晃時無意間發現附近的高腳小木屋招租。原本的主人是一位退休校長,因為要舉家遷至吉隆坡而將這間高腳小木屋出租,兄妹倆二話不說就馬上租下來了。地點絕佳的特色高腳屋成了小小咖啡館的優勢,再加上兩兄妹的巧思裝飾,小小咖啡館成為麻坡獨具特色的咖啡館。

店內的家具多來自哥哥的公司。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到世界各地出差的哥哥看到合適的物品就會帶回來擺放在店裡。而喜歡閱讀、旅行的小小則將自己收集的一些海報、明信片、書籤、票根等等貼成一面牆。這種不花錢又可以表現個人風格的作法,正是小小的設計理念。此外,媽媽珍藏多年的歌簿、前屋主留下的書籍也成了最佳點綴;一些親朋戚友更會主動將家裡或出遊時買的復古小玩意兒送過來,為小小咖啡館加分不少。


小小麻坡 人情味四溢

「朋友的父母看我們開了這間店,說這個很適合擺在這,然後就給我們送來了。」我們說著的是一台復古留聲機。麻坡就是一個人情味這麼重的地方,小小咖啡館因為這人情味,無形中變得豐富、有趣。

正在念美術班的堂妹趁著去年年底的學校假期,為小小咖啡館完成了兩幅畫,都是小小喜愛的充滿革命性色彩的圖畫。而出差到麻坡的設計師也因為喜歡這裡的環境,在黑板上貢獻了他的創意與才華,並為小小設計即將推出的新菜單。「這是我用兩箱啤酒換來的。」小小從儲藏室內拿出新菜單,開玩笑地說。小小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隨性、樂於接受新意的她讓小小咖啡館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創意空間。創作人發揮所長的同時,也因為他們多元的風格,豐富了整個空間。


為客人的味蕾把關

說到新菜單,小小咖啡館每三個月會換一次菜單,保留客人最愛的餐飲之外,也加入一些新菜色。擅長研發的小小會將一些西式、日式融合馬來西亞人的口味,設計出一道道美味佳餚。常出國的哥哥也會把途中看到的美食與小小分享,給她許多靈感與啟發。

曾在日本學習烘焙的小小深受日式文化的影響,對飲食的選擇與處理一絲不苟。她堅持選用新鮮的食材,就連一杯簡單的檸檬汁也現點現榨,絕對不用濃縮檸檬汁。為了嚴選食材,開店初期小小每周都會開車近兩小時來回馬六甲辦貨,在準備功夫上一點都不馬虎。

小小對人事物觀察細微,盡可能讓上門的客人都能開心、滿足。「客人反映娘惹咖哩汁很好吃,我們就在餐點中加入麵包讓他們沾著吃。」就是這份用心,讓客戶倍感貼心。別具巧思的她也會三不五時變換擺盤,滿足現代人追求新鮮感的習性,讓客人每次上門都能感受到他們微妙的變化。

多元化的素食選擇也是小小的另一個堅持。曾經吃素多年的小小了解素食者在外用餐的辛苦,所以在菜單中準備了素食,讓素食者在三五好友相聚時也能有多種選擇。


人能給的印象才是關建

「咖啡館最重要的元素是人。客人接觸到店裡的任何一個人都會給他們很大的印象。小小不是設計感最好的咖啡館;但是我希望能給客人一種舒服的感覺。所以,我努力訓練我的員工,讓他們多得體一點、多貼心一點。」

掌店的小小曾經在日本、台灣、香港、加拿大唸書及工作,同時也在餐飲業打滾了很多年,她將在國外的體驗轉換成經營模式。日本人對工作的熱誠、台灣人的活力是小小咖啡館店員必需學習的第一堂課。小小經常會督促員工做好客服,讓來到這兒的人都能感覺親切溫暖。

「我很努力地讓我的員工都變成很好的人。」小小的目標就是要把小小咖啡館變成一個美好的空間。


勇於追求 樂於改變

「如果會有下一間小小,那將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風格的咖啡館。」言語中流露出勇於追求、樂於改變的精神。小小的身軀有著強烈的正能量,好奇地問她當現實與理想出現拉扯時怎麼辦?「逃不過現實就逃到書裡去吧!」確實不是任何事都能從書中獲得答案;但是,小小能從閱讀中得到慰藉,擁有繼續前進的力量。

成功並非偶然。如果小小沒有單純地想要成就一個美好的空間,也就不會有如此用心地經營。金錢的滿足永遠比不上精神的富足,而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後記:
在那簡單、質樸的環境中,人們起不了太複雜的念頭。麻坡很少工作狂,上班族拿著筆記型電腦在小小咖啡館趕報告的情況並不常見;在這裡更常見的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夢想、聊未來。小小咖啡館的設計感雖然不是最好的;但兩兄妹的認真與堅持,讓一間過時、老舊的高腳小木屋重獲新生。走進小小咖啡館,你就能輕易地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小小咖啡館Little Cafe
地址: NO32-1, Jalan Othman, 84000, Muar, Johor.
電話: 06-9543 688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星期一公休)
  下午3點至凌晨12





本文刊登於漂亮家居(馬新版)2013年2月號

2011年12月26日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 Sasaran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游魂從網路上看到沙沙蘭國際藝術節(Sasaran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的消息,上周末我們就驅車前往沙沙蘭這漁村來看看它有什麼搞頭。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用該村的國際藝術家黃美提倡,在全村人的幫助之下舉辦的。共有50位來自17個國家的藝術家到沙沙蘭來小住,並在此創作。來自蒙古、日本、俄羅斯、美國、丹麥、印度、意大利、中國、越南、泰國、大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台灣等地的藝術家相信在村內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將會為他們的創作帶來些不一樣的靈感。

以下是戶外裝置藝術:
這個讚!
飛天屋

更讓人感動的是43名籌委當中只有2個半是藝術家,其他人或許是老師、商人,或許是漁民、司機,或許他們對於藝術是‘有看沒有懂’;但卻也盡心盡力地為籌畫沙沙蘭國際藝術節出一份力,難能可貴。


這個藝術節共有3個展區,其中2個是戶外裝置藝術;而最大的展區則在村內的華小,這裡當然也是藝術家的創作集中營。在參訪的過程中看到不少村民到來參觀,從他們的對話中聽見「你看得懂它就不叫藝術」之類的話。老實說有些藝術品我也看不太懂;但我覺得藝術有趣的地方就是藝術家的詮釋與你的解讀可以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與'人'對話
可愛的邱比特
黑黑的是木炭喔~ 你看得出它想表達甚麼嗎?

禮堂的畫作用鷹架架起,特別吧~
個人蠻喜歡右邊畫作的風格

蠻有幽默感的作品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確實讓更多人認識沙沙蘭這個漁村,成功提倡藝術之外,更棒的地方是能讓小朋友從小培養起對藝術的認知與興趣。畢竟馬來西亞要站上國際舞台,經濟穩健、騰飛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公民意識與文化涵養;而藝術正好就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門課。


村民的傑作

老實說,馬來西亞有很多小鎮風光與文化都值得去發掘,若有更多此類型的活動出現能讓馬來西亞的藝術風氣盛行,也能激發人民的藝術細胞。當然,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是一定要的啦!游魂與我都深信麻坡一定也可以辦類似的藝術活動。恩,這個可以從長計議

若你看到這篇文章時還來得及的話就過去看看唄~ 你會意外發現,原來藝術也能這麼搞。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
2011128 - 26
9 a.m. – 7 p.m.
沙沙蘭中華過敏型華文小學
sasaranart.gomalaysia.com.my/home
圖片摘自沙沙蘭

2010年9月23日

#特別推薦# 村上隆X凡爾賽宮

因為工作關係每天要閱讀大量報紙,最近看到令我振奮的大篇幅報導-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凡爾賽宮(Palais et parc de Versailles)辦大型回顧展。

照片摘自官方網站

其實我對村上隆不是很熟悉,不過光看圖中他那色彩繽紛、稀奇古怪的作品與凡爾賽宮的古典藝術形成強烈對比,讓我覺得很有趣。

村上隆被稱為「日本的安迪華荷」(Andy Warhol,著名普普藝術家),曾經受邀為法國經典品牌LV設計;這次讓他的普普藝術登上凡爾賽宮可說是他的另一個里程碑。

而凡爾賽宮是法國最強盛時期路易十四的王宮,內部富麗堂皇,所有畫作、雕花、吊燈等都是上等之作,至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已經有上萬人聯名反對此展覽;但館方認為批評者眷戀王權時代,敵視現代化。策展人Laurent Le Bon則希望大家換個角度,把凡爾賽宮當作現代建築去欣賞。

個人覺得把它當成現代建築去欣賞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仔細感受一下古典及現代的衝擊之下所擦出的火花。只要展覽沒有對凡爾賽宮本身造成迫害,為甚麼我們就不能放開心胸讓它嘗試另一種不同的詮釋方式呢?(又不是叫你一定要接納它)

展覽從2010年9月14日開始直到2010年12月12日,總共22件村上隆作品在凡爾賽宮內的15個廳堂及花園展出。有機會在這期間去參觀的朋友們記得跟大家分享心得唷~

展覽詳情請看 Murakami Versailles



* 好想再去一次凡爾賽宮!

2010年3月12日

#特別推薦# LevArt

這裡充滿創意。

從名字說起,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一開始都沒發現LevArt反過來就是TravelLev如同英文中的Leave,離開。旅行,是一種離開的藝術。每次離開一個地方,總會帶著不同的感受,或許是期待;或許是不捨;或許是感動;或許是無奈。這一切,都將隨著時間變成記憶中的精美相簿。

旅行社的配套有很多種;旅行的方式也有很多種。LevArt帶給你的是結合跟團旅行的便利,還有自助旅行的隨意,適合愛冒險卻沒時間安排行程的旅人。旅程中也加入一些課程,讓人能在輕鬆自如狀態下學習攝影、烹飪、牧羊術等,相當有創意。

創辦人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家林悅,不時會在報章上看到她的旅遊文章。能夠花兩年時間旅行是一件很偉大的任務,自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如此大的勇氣與耐力。而且,能夠把自己的興趣當作事業來發展也是一件讓人稱羨的事情。

從名字、旅遊方式、行程規劃都如此有創意及用心,再加上領隊的豐富經驗,相信跟隨LevArt上路一定不孤單。

快來一趟充滿創意的旅程吧!



2010年1月23日

#特別推薦# Dream Escape

為你介紹我旅伴的部落格。



部落格的主人是我高中同學,目前在英國諾丁漢唸建築系碩士。每次大小假都會聽到他在旅程中或即將啟程的消息,這是他的興趣;也是他的「工作」。他堅稱自己對看風景的興趣超過看女人,我想是因為他在旅程中已經看盡形形色色的女人了吧~

或許是唸建築系的關係,他對構圖、色彩的掌握非常精準;而且三言兩語、似假疑真的小故事拓展照片的張力。你在這裡看到的不止是旅程中的二三事;還有真實的人生。

他正在用他的獨特感官在窺探這世界,你感受到了嗎?